听了90后的买房心酸事,50后和70后都默默地笑了
自从上次在世茂城三期开启人生首摇之后,整个朋友圈都知道小编准备买房了,包括我那些散落在祖国各地的亲戚朋友们。
闹心的是,在此后的几天时间里,我连续接到了七八通长辈打来的电话,话题只有一个:“家里有房子住你买什么房,少去浪费钱。”
这些长辈们除了一个70后,其他都是50后,60后。90后的我有点搞不懂了,现在不是全民买房吗?为啥他们会反对?
“时代不一样,居住观念也不一样,50后60后都不用愁没房子住,哪里需要买房。”一语惊醒梦中人。记忆中外公几十年来一直就住在现在的地方,从来没有搬过家,也没有为住的地方发过愁。
可是为什么到了我这里,踏出校门才一年的时间,就开始愁工作愁买房了呢?抱着这些疑问, 我们找到了50、70和90几个不同年代的人,看看跨时代的人们都有着怎样不同的居住故事。
人物介绍
姓名:郝兵
年代:50年代
居住地:眉山
第一套住房来源:单位分配
第一套住房花费:8000元
现有住房来源:单位分配
拥有房屋数量:1
郝兵出生于1952年,农村人,童年时期和父母、奶奶、弟弟和妹妹一起挤在20平米的土房子里。
图:郝兵家已经垮掉的老房子
1974年,当了5年兵的郝兵退伍回家,被安排到城里工作。单位给他安排了宿舍,两平米大小,放了一张单人床以后,就再也没有多余的空间了。宿舍没有窗户,每次用煤油灯照明的时候,郝兵都必须敞开大门以避免氧气不足。
第二年,郝兵结婚了,妻子王萍也在城里工作。
郝兵以夫妻名义向单位提出更换住房的请求。由于王萍没有自己的住房,经过考核,单位批准重新分配给郝兵夫妻一个四合院里9平米的房间。
四合院一共住了16户人家,没有单独的厨房,大家都在过道上做饭。一到饭点,到处都飘着饭菜香,谁家做饭好吃大家伙们都会凑上去馋一嘴,邻里关系相当和睦。
图:70年代的四合院
直到1988年,全国深化住房改革,四合院要被推倒重建成7 层的小楼房。同时国家明确规定取消福利分房制度,实施住房分配货币化。于是单位响应国家政策,将自修的小楼房便宜卖给在职员工。通过工种+工龄+职称的评选标准给有购房意向职工打分排名,并按照排名先后顺序让他们挑选住房。
郝兵的排名不错,选到了一套位于4楼的套二,70平左右的房子,花了8000元。 那个时候郝兵和王萍两个人加起来一个月的工资不过180元,买房几乎花光了他们所有的积蓄。
1990年,盼了2年的房子终于修好了。郝兵带着妻女搬进了新房子,环顾着宽敞的有独立卫生间、厨房,甚至还有饭厅的住房,郝兵不禁满意地叹了口气:从来没想过这辈子能有机会住这么大的房子!
图:郝兵在分得的房子里唱卡拉ok
人物介绍
姓名:赵淑芬
年代:70年代
居住地:成都
第一套住房来源:商品房
第一套住房花费:150000元
现有住房来源:商品房
拥有房屋数量:4
顶替父亲工作的赵淑芬因为表现优秀,一年之后被调到了成都总部。
1999年赵淑芬身上发生了两件大事,一是她怀孕了,二是她和丈夫何浩一起买了房。
赵淑芬1994年参加工作,本以为过几年等工龄上去了可以向单位申请一套房子,特别是1996年结婚之后这种期盼就更加迫切了。万万没想到,等来等去最后等到的是:
“
国家停止住房实物分配,建立住房住房供给商品化新体制
”赵淑芬和何浩只能另谋出路。
1999年,成都的房价在1800元/平方米左右,一套80平左右的套二大概15万元。赵淑芬两口子出来工作的早,手上多少有一些积蓄。两人合计合计手中的钱,发现买一套房子没问题。于是选好楼盘,抱着现金就去买房了。
图:90年代房价展示
图:赵淑芬家位于市二医院附近的第一套住房
2002年,赵淑芬的母亲在家突然晕倒,赵淑芬把她接到成都治疗,父亲也跟着一起来了。突然多了两个人,家里就显得有些小了。加上房间不够,只能在客厅里搭床,走来走去很不方便。于是赵淑芬同丈夫商量:希望换一个大一点的房子,这样也方便以后照顾四老。
那时,开始可以贷款买房,赵淑芬一家考虑再三,2003年终于贷款购买了一套120平米的套三新房。
图:赵淑芬家贷款买的住房的小区环境
令人意外的是,2004年,成都房价毫无征兆地涨了2000元/平方米,之后更是稳步上升。意识到投资价值的何浩,在之后的几年利用手里的余钱又在城西和城南分别投资了2套小住房。
图:成都市1999年-2009年房价走势图
人物介绍
姓名:童洲
年代:90年代
居住地:成都
第一套住房来源:父母出首付
第一套住房花费:1150000元
现有住房来源:父母代买
拥有房屋数量:1
童洲16岁的时候,就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。因为父母担心他以后买不起房子。
“现在的社会不晓得咋个了,男娃子娶媳妇必须要房子、要车子,不然就要打光棍。我们那个时候哪儿有弄多名堂喔。”童洲的父母当年完全是裸婚,没有想到如今“房子”会成为娶妻的门槛。
说这话时,成都的房价已经从当初的2000陡涨至10000。父母不忍心儿子日后压力过大,于是将自己投资的其中一套住房变现付了首付,提前为童洲安置了一套大的房子。
图:成都2007年和2015年房价对比图
当然,他们也向童洲表明态度:等童洲工作稳定之后,就要自己还贷款。
童洲没有犹豫,理所当然地答应了。因为除了他,身边好几个同学的父母也是这样做的。
通过上述三代人我们可以看到,50后买房靠单位、70后买房靠自己、90后买房靠父母:
50后,由于当时物质匮乏,大多过得是“新三年,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,一条裤子穿九年”的日子,大家对生活没有那么高的要求。加上住房都是统一分配,没有过多的选择,因而他们更多的是认为“有就已经很不错了”。
70后,享受了改革开放的红利,加之祖国发展资源更为丰富,他们的余地更加宽广。所谓“自行车,半导体,不吃不喝也要你,新房子,三大件,省吃俭用也就三五年”就是70后的标志。彼时物价相对稳定,买房买车虽然会花掉70后的积蓄,但不会让他们负债累累。
90后,是最好的一代,也是最坏的一代。“你降息,我炒股,谁也别想做谁主,你买车,我买房,有钱咱都不存银行”,90后更加活跃,机会也随着时代的丰富变得多样化。但同时他们也碰上了物价上涨最快,住房价格的巅峰时候,“工资上浮的程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”成了大多数90后自我调侃的名句,靠一己之力买房成了90后的奢望。这时候父母不得不掏出养老钱,为孩子买单。
大环境的差异导致了年代思想的不同,难怪“节俭”的50后们面对“挤破头”买房的90后会发出不理解的“笑声”;而已经经历过商品房购房之路的70后,看到蜿蜒长队里排队买房的下一代,不禁暗自微笑着庆幸“还好生得早几年”。
往期精彩阅读推荐
说市|2017年阵亡5家长租公寓 风口上的“猪”要怎么飞起来